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要求,现将何坝街道办事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报告如下:
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“十四五”规划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,全街道必须坚决稳住经济增长,坚决保总量、保质量、保位次。当前,我们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,但也有不少优势和机遇,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发展变化,按照政治讲规矩、经济循规律、工作守规则的要求,跳出来看优势,沉下去找资源,努力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奋力闯出一条立足资源禀赋、发挥比较优势的高质量发展道路,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,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。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、省委、市委、县委全会和街道党工委会议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、遵义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立足资源禀赋,发挥比较优势,推动高质量发展,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,全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,持续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确保“十三五”规划和“十四五”规划有效衔接。
一、紧扣公共卫生安全,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。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,准确把握形势变化,坚持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,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,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。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,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,提倡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,筑牢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。
二、紧扣稳定经济增长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、质量与速度的关系,既不谈债色变,也不盲目投资,将资金投向有收益、有效益的领域。找资金。严格执行《政府投资条例》和“三重一大”制度,优化项目和资金构成,狠抓项目储备、前期工作和组织实施,强化要素保障和投资、风险、统计管理。大力宣传并充分发挥何坝的区位优势,确保完成招商引资2.5亿元,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.5亿元;提前谋划并盘活国有资产,确保完成国有土地出让收益1500万元。抓项目。重点抓好县级以上预算内投资项目、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、向金融机构融资建设重点项目、向社会资本招商引资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。以“六网会战”为抓手,加强战略性、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。遵循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程序,保障项目前期经费、优化管理机制、做实基础工作,让项目库实现可承接专项债、可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、可向金融机构融资、可向社会资本引资的“一库多用”功能。用好国土资源“三调”结果,合理供应土地,确保项目用地合规。精准开展产业大招商,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项目。积极谋划项目编制和争取,编制储备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项目1个,农田整治、旅游、乡村公路、城镇基础设施等项目15个;狠抓项目建设,确保何坝街道坤记汽车修理厂建项目、凤冈县启辰汽车4S店项目动工建设,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元;确保何坝2号路安置点基础及平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。统指标。力争实现新入库项目3个以上,规上企业1家以上,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%以上,综合考核在一类乡镇、街道中力争上升2位。
三、紧扣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围绕“八要素”“四新一高”,全面落实“坝长制”,严格压实“一长七队”责任,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统筹指挥力度,发展规模经营。围绕“稻+”“椒+”“菜+”选准500亩以上坝区和50亩以上坝区主导产业,发展特色产业,抓实产销对接、技术攻关、精深加工“后半篇文章”,推动特色优势产业“裂变式”发展。加快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建设。抓好农产品质量“两品一标”认证,力争在质量安全可追溯上有单品突破。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。推动生猪恢复性增长,持续抓好非洲猪瘟、草地贪夜蛾等防控工作。力争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,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井喷式增长;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人才培育,高质量创建一批示范社。集中攻坚农村生活垃圾、污水处理、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扎实推进凌云村“十县百乡千村”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和“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”小康升级行动,深入美丽乡村建设。
四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,推进体制机制创新。严格执行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《凤冈县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》,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,立足便民利企深化放管服改革,压缩项目审批时间,落实好减税降费和其他降成本政策,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亮剑。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计划,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厘清债务关系,规范投资管理,推动转型发展。持续推进农村、基础教育等领域改革。提升对外开放能力。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。深耕龙泉市场,融入进化、永和、永兴市场,深化沪遵劳务协作,吸引人才、技术、资金、项目等发展要素。开展一批农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促进改革成果转化运用。
五、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,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。支持辖区具有资源优势的食品加工产业发展,加强重点企业培育,力争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。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。加快智慧旅游建设,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揽,茶康旅一体化齐头并进,推动旅游跨界深度融合和旅游业态丰富提升。推进知青茶山、太极生态养生园旅游度假区提质增效;打造一批中端民宿和康养旅游品牌,推动公共品牌特色化、集群化、智慧化发展;持续抓好知青茶山、太极洞、湿地公园创A工程,大力发展“旅游经济”、特色餐饮经济、“星级”农家乐创建,推进演艺进乡村、进景区。加强品牌产品开发,打造高品质“产品包”“景点群”“集聚区”和“线路套餐”。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规范和安全管理。推动其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推进大数据服务集聚区建设,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。加大茶叶、辣椒等农特优产品出口。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。加强电商与快递业协同发展,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。争取参加茶博会、辣博会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展销活动。
六、紧扣城镇建设一体化,加快厚植区域竞争优势。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,加快同城化步伐,优化新城区功能布局,完善市政配套设施,继续推进“三纵四横”、鄢松线等骨干道路提质建设,新建公共停车位50个;继续实施“增绿添色”工程,加大行道树绿化;尽快启动集中处理固废、餐厨垃圾、医疗废物、污水等多重功能一体化建设,建成投运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,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。推行城市网格化精细管理,强化市容环境整治,依法严厉打击“两违”。持续推进天地人和公园壹号、水暖卫浴城等项目建设,力争实现团联安置点、鄢家桥安置点、二号路安置点等整体移交,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。
七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。
保持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紧迫感,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,坚决驯服“灰犀牛”问题,全面防范“黑天鹅”事件,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的底线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、民生保障的底线、安全生产的底线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和舆情风险的底线。
(一)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,夺取全面小康胜利。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,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,坚持“四个不摘”,保持“四个力度不减”,制定脱贫防反弹预案,确保巩固提升不反弹,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。把发展“两短一长”产业作为长效脱贫的根本,以短养长,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,大力推动农产品“七进”,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提高脱贫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面。建立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机制,将饮水、护路管理下放移交,着力解决重建轻管问题。确保农村电网“两率一户”以村为单位达到国家要求,消除30户以上自然村通讯盲区盲点和弱覆盖区域。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“五个体系”水平,重点推动有劳动力的零就业移民家庭动态清零,实现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。全面落实教育、医疗扶贫政策,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,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零遗漏。继续做好东西部劳务协作,在就业、消费、教育、医疗扶贫和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。致力扶志扶智,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。对照全面小康创建达标验收新标准,补齐未达标短板指标,以村为单位打赢全面小康收官之战。
(二)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提高生态环境质量。拒绝污染,打好污染防治“五场战役”,深入实施“三长制”,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市县生态环保督察及“回头看”,穿阡库区、湿地公园生态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,抓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,治理水土流失,深入开展森林保护“六个严禁”执法,持续调整优化自然保护地,力争森林覆盖率再有提升;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、花卉苗木、林下种养。严格保护耕地、林地、永久基本农田,进一步加强土地用途管制,积极开展好国土空间规划。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抓好源头防控,精准科学依法治污,大力整治交通、建筑施工扬尘污染、黑臭水体、生活垃圾填埋场、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,严格开展“六个一律”环保利剑执法,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、重点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%以上。
(三)持续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,确保社会和谐稳定。防控政府债务风险。坚决遏制债务增量、稳妥处置债务存量,坚决守住政府债务不爆雷、不出事底线。注重分类施策,压紧压实债务主体责任,着力盘活“投转固”资产,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,千方百计降低债务率。大力推进债务展期重组,全面清理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所属闲置资产,盘活学校闲置土地,加快政府投资项目“投转固”手续办理。坚持以收定支,树立过“紧日子”的思想,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,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坚持财政资金必须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。防控灾害事故风险。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,完善“六级六覆盖”网格化管理和企业“双控”体系,健全灾害防控和责任体系。建成上下贯通、覆盖各重点行业领域的应急指挥平台,构建应急预警和指挥体系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,健全应急抢险和保障体系。防控社会稳定风险。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,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加强命案防控,打好禁毒翻身仗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。抓牢网络安全,正确引导舆论。坚持开门接访、主动下访,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。
八、紧扣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,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稳定和扩大就业。拓宽就业渠道,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工作。积极做好农民工服务,开展好岗位就业培训,认真开展就失业登记工作,更新就失业信息,指导村社摸排就业人员,及时反馈就业信息,认真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,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优质普惠发展学前教育,扎实推进配套幼儿园治理,确保幼儿有园可读。推进教育3.0学校建设先行先试,持续抓好“壮腰计划”和品质学校建设,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,基本消除大班额,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、易地扶贫群众子女上学问题。确保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%以上。持续抓好“控辍保学”工作,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,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加强学生“性教育”修养,严厉打击教师师德败坏,侵犯学生的恶劣行为,杜绝“早婚早育”现象发生。提升健康保障水平。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。加强医保基金监管,维护群众利益和基金安全。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,切实改善医疗服务,减轻患者负担。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,推进医学影像、病理检查等信息共享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,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。加强全生命周期生育服务。加强食品、药品安全监管,严格落实《地方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》。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,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。持续夯实社会保障。实施“全民参保计划”。推进城乡低保应保尽保、动态管理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,加快形成多元供给的养老服务体系。稳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对城市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率。加强殡葬惠民服务,树立文明殡葬新风。做好社会救助、失独失能老人关爱等工作。抓好优抚安置,完善双拥工作机制。抓好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。推动外事侨务、人民防空、粮食安全、水文气象、疾病防控、档案管理、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红十字等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九、紧扣政府自身建设,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旗帜鲜明讲政治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、市委五届八次全会、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,着力增强“六种能力”。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,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、落实到行动上,坚定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勇于担当为人民。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,尊重民意、汇集民智、凝聚民力、改善民生。压实政府各级各部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,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,为拼搏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,激励广大干部敢担当、善作为,用工作实绩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镌刻在大地上。依法行政推发展。加强重大行政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,全面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做好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和八五普法规划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、群众监督、审计监督、舆论监督,习惯在约束中工作、在监督下履职。转变作风优环境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。坚守政府诚信,言必行、行必果,不能办、办不到的事不乱作承诺。坚决治庸治懒治贪。践行“五步工作法”,坚持“四抓四促”。廉洁自律守规矩。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自觉尊崇制度、严格执行制度、坚决维护制度,兴“三风”、纠“四风”、树新风,加强重点领域审计督查和问题整改“回头看”,塑造“亲清”新型政商关系,确保政府系统风清气正。